毕业证样本_大学毕业证_高中/中专-毕业证大全

因为有缘我们才相聚
成功属于有准备的人

▂▃▅▇ 主页 > 毕业证样本图 > 学校名称 > 正文

东北农业大学|毕业证|样本(模板)

东北农业大学了解东北农业大学|毕业证|样本(模板)的最新动态,查看东北农业大学毕业证样本的更多信息,搜索并申请适合您的职位,该毕业证样本及介绍由求职必备网搜集整理发布,如需查看模板请点击大学毕业证样本希望对您有所帮助。院校简介:学校1948年创建于哈尔滨,始称东北农学院,先后隶属于东北行政委员会农业部、国家高等教育部、国家农业部、黑龙江省农业委员会、黑龙江省教育厅。1981年被确定为黑龙江省省属重点院校,1994年与黑龙江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合并组建东北农业大学。[2]东北农业大学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是一所以农科为优势,以生命科学和食品科学为特色,农、工、理、经、管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国家首批“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国家首批“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共建高校,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高校,全国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黑龙江省重点建设的省属特色高水平大学,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入选高校,教育部“援疆学科建设计划”40所重点高校之一,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1]。一级学科22个、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0 个

博士点

一级学科10个、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 个

博士后流动站

10个

校 训

博学笃行 明德亲民

校 歌

《东农之歌》。简 称

东农

创办时间

1948年

类 别

公立大学

学校类型

农林类

属 性

211工程

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

省属重点大学

“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

所属地区

中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现任校长

包军。。东北农学院

学校1948年创建于哈尔滨,始称东北农学院,是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创办的第一所普通高等农业院校,教育家、哈尔滨市第一任市长刘达为学校第一任院长。建校以来,先后隶属于东北行政委员会农业部、国家高等教育部、国家农业部、黑龙江省农业委员会、黑龙江省教育厅。

1948年8月,东北农学院筹委会成立,刘达任主任。11月,合并原长春大学农学院。

1949年1月,原东北大学农学院、原东北科学院农林系、原哈尔滨市第一技术专科学校农学科并入东北农学院。9月,东北农学院正式开学。

1950年1月,东北农学院改名为哈尔滨农学院。10月,沈阳农学院与哈尔滨农学院合并,恢复东北农学院原称;黑龙江省农业专科学校兽医科并入东北农学院。

1952年,东北农学院(原沈阳农学院植物病虫害系、土壤肥料系、农艺系的园艺组)参与合并组建沈阳农学院(沈阳农业大学),森林系改建为东北林学院(东北林业大学),暂与东北农学院合署。10月,黑龙江农业专科学校兽医科并入东北农学院。

1953年3月,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农学系部分教师调入东北农学院。黑龙江省工农速成中学并入东北农学院,改建为东北农学院附设工农速成中学。

1958年7月,佳木斯农业经济学校、佳木斯农业学校、齐齐哈尔畜牧兽医学校、北安农业学校分别升格挂牌东北农学院合江分院、嫩江分院、牡丹江分院和松花江分院。

1962年8月,东北农学院四个地区分院除嫩江分院外,其余一律撤销,恢复中等农业学校建置:东北农学院松花江分院更名为黑龙江省双城农业学校;东北农学院合江分院更名为黑龙江省佳木斯农业学校;东北农学院牡丹江分院更名为黑龙江省牡丹江农业学校。

1978年6月,省委决定撤销绥化农学院和嫩江农学院,全体教职员工调回东北农学院。

1981年,学校被确定为黑龙江省省属重点院校;经国务院批准,学校成为全国首批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单位。[3]

东北农业大学

1994年2月,东北农学院与黑龙江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合并组建为东北农业大学。

1996年,学校通过“211工程”预审.跻身于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行列。

2004年12月,黑龙江省乳品工业技术开发中心划归东北农业大学。

2006年10月,黑龙江省大豆技术开发研究中心整体划转东北农业大学。[4]

2009年11月,由学校牵头发起的国家乳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正式成立。

2012年9月,由学校与俄罗斯太平洋国立大学牵头发起的“中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远东及西伯利亚地区大学联盟”正式成立。

2013年4月,黑龙江省大豆技术开发研究中心、黑龙江省乳品工业技术开发中心、黑龙江省纺织工业研究所合并组建黑龙江省绿色食品科学研究院,隶属东北农业大学。5月,学校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100所重点建设大学。

2014年7月,学校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5]9月,学校入选首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高校。

2015年2月,学校牵头建设的哈尔滨市食品产业研究院正式揭牌。

2017年3月,学校正式加入中美大学农业推广联盟。9月,东北农业大学入选国家首批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6-7]

2018年,学校入选2018年度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8]

2019年2月,学校被教育部认定为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

东北农业大学

东北农业大学办学实力

东北农业大学院系设置

截至2019年3月,学校设有设有17个学院和1个教学部,72个本科专业。[2]

农学院:农学系、植物保护系、生物技术系。

工程学院:机械工程系、能源与动力系、工程技术基础部、管理科学与工程系。

电气与信息学院:电气工程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电子信息工程系、软件工程系计算机基础教学部、电工电子教学部。

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系、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系、水产养殖系、草业科学系。

动物医学学院:基础兽医系、预防兽医系、临床兽医系。

食品学院:畜产品加工系、农产品贮藏加工工程系、食品科学系。

生命科学学院(生命科学研究中心):植物生物技术系、动物生物技术系、微生物与生物化工系、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

成栋学院:艺术设计系、艺术与传播系、会计系、经济管理系、生物食品系、电子信息系、人文社科部、基础部、外语系。

园艺学院:风景园林系、园艺系、园林系、设施系。

资源与环境学院:环境科学系、应用微生物系、城镇规划系、土地资源管理系、农业资源管理系、生态科学系。

水利与建筑学院:农业水利工程系、水利水电工程系、土木工程系、工程管理系、水文与水资源工程系。

应用技术学院(职业技术学院):农业教育与推广系。

文法学院:社会科学系、中文教研室、行政管理系、日语教研室、俄语系、英语系、人力资源管理系、旅游管理系、社会工作系、民商法教研室、基础法学教研室、经济法教研室、刑法教研室。

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研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部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研部。

理学院: 信息与计算科学系、生物物理系、应用化学系以及实验中心。

国际文化教育学院:对外汉语教研室。

艺术学院(艺术教育中心):公共艺术系、视觉传达设计系、数字媒体艺术系、声乐系、器乐系。

研究生学院[9]

东北农业大学师资力量

校园景色(9张)

截至2019年3月,学校有专任教师1386人,其中教授311人、副教授475人;具有博士学位者837人,具有硕士学位者465人。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万人计划”入选者14人(含青年拔尖人才1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6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3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3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9人,教育部“跨世纪、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10人,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国家级教学名师2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2人、委员12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17人,“龙江学者”特聘教授18人、讲座教授3人,青年“龙江学者”2人,博士生导师228人,省部级教学团队5个。[2]

中国工程院院士:蒋亦元

国家级教学团队:植物学课程教学团队(2009年)、兽医临床教学团队(2008年)

“万人计划”教学名师:王洪斌

“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向文胜、付强、刘忠华、姜毓君、张颖

“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向文胜、张颖

科技部中青年领军人才:向文胜、张颖、付强、刘忠华、姜毓君、王相晶、韩英鹏

农业部农业科研杰出人才:杨德光、向文胜、张颖、张淑珍[10]

东北农业大学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截至2019年3月,学校有国家级特色专业10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省级重点专业19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5个;国家级卓越农林人才培养项目2项(涵盖8个专业),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实验区3个;国家级精品课程4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4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门,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 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4个,教育部、农业部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4个,科技部创新人才培养基地1个,全国高校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1个。[2]

国家级特色专业:动物医学、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农学、生物技术、农业水利工程、园艺、动物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食品科学与工程、农林经济管理

国家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食品科学与工程

国家级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拔尖创新型):食品科学与工程、动物科学、动物医学、农林经济管理

国家级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复合应用型):农学、园艺、农业水利工程、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

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乳品工程“3+1”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动物科学专业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食品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中心、植物科学与技术实验教学中心、生命科学实验教学中心

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乳品工程虚拟仿真实验中心

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东北农业大学-润盈生物工程(上海)有限公司工程实践教育中心、东北农业大学-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绥化分院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东北农业大学-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园艺分院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东北农业大学-兰西县种猪场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

教育部、农业部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东北农业大学绥化大豆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东北农业大学哈尔滨大宗蔬菜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东北农业大学兰西生猪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东北农业大学哈尔滨西甜瓜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

国家级精品课程:兽医外科学、动物生物化学

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保险与生活

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乳与健康、生命教育(1~7讲)、大豆与人类健康(1~5讲)

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动物生物化学、兽医外科学

教学成果

2014年9月4日,学校江连洲主持完成的“构建‘四元一体’教学平台,培养食品科学与工程类专业人才的创新与实践”成果项目获得2014年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

东北农业大学学科建设

校园风景(16张)

截至2019年3月,学校有有3个国家重点学科,3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个农业部重点学科,2个省级重点学科群,10个省级一级重点学科,农业科学、植物学与动物学2个学科进入esi国际学科排名前1%。学校是全国首批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等学校之一,现有10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2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0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0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畜牧学、作物学、兽医学、农业工程、农林经济管理、食品科学与工程、园艺学,生物学

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国家乳品工业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大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哈尔滨市食品产业研究院[11]

重点学科

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畜牧学[6]

国家重点学科:农业机械化工程、基础兽医学、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

国家重点学科培育点:蔬菜学、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临床兽医学

农业部重点学科: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

省级重点学科群:新型农业装备制造产业、绿色食品生产与加工

省级一级重点学科:作物学,畜牧学、兽医学、农林经济管理、食品科学与工程、农业工程、园艺学、生物学、农业资源与环境、植物保护[12]

学位授予

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畜牧学、作物学、兽医学、农业工程、农林经济管理、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学、生态学、草学

博士学位二级学科授权点: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作物遗传育种、农业遥感与土地利用、作物生态学、农业机械化工程、农业水土工程、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环境水利、农业系统工程与管理工程、基础兽医学、预防兽医学、临床兽医学、动物药学、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特种经济动物饲养、畜牧系统管理、动物行为学、草学、食品科学、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发酵工程、植物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动物学、发育生物学、遗传学、生理学、水生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神经生物学、生物物理学、蔬菜学、农业经济管理、林业经济管理、生态学

专业学位博士点:兽医博士

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畜牧学、作物学、兽医学、农业工程、农林经济管理、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学、生态学、草学、机械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公共管理、工商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植物保护、农业资源与环境、风景园林学、软件工程、应用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理论

硕士学位二级学科授权点: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作物遗传育种、农业遥感与土地利用、作物生态学、植物病理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农药学、农业机械化工程、农业水土工程、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农业系统工程与管理工程、环境水利、管理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应用技术、软件工程、机械电子工程、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设计及理论、车辆工程、基础兽医学、预防兽医学、临床兽医学、动物药学、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特种经济动物饲养、畜牧系统管理、动物行为学、草学、食品科学、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发酵工程、植物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动物学、发育生物学、遗传学、生理学、水生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神经生物学、生物物理学、水文学及水资源、生物化工、应用化学、土壤学、植物营养学、生态学、行政管理、社会医学与卫生管理、教育经济与管理、社会保障、土地资源管理、果树学、蔬菜学、风景园林学、国民经济学、区域经济学、财政学(含:税收学)、金融学(含:保险学)、产业经济学、国际贸易学、劳动经济学、统计学、数量经济学、国防经济学、会计学、旅游管理、技术经济及管理、农业经济管理、林业经济管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英语语言文学、企业管理(含财务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

专业学位硕士点:工程硕士、农业推广硕士、兽医硕士、公共管理硕士、工商管理硕士

东北农业大学学术研究

东北农业大学科研平台

截至2019年3月,学校有3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5个农业部重点实验室、1个农业部区域试验站、3个农业部农业科学观测实验站,2个农业部科研基地,设有国家级大学科技园1个,是高等学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首批建设院校之一。[2]

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寒地小浆果开发利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中心

国家级研究中心:国家乳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大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教育部创新团队:乳酸菌代谢调控与发酵剂制造技术、大豆遗传育种与分子设计

省部级研究中心:国家乳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全国乳品标准化中心、全国乳品信息中心、农业部农业生物基因检测中心、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基地、黑龙江省农业生物基因检测中心、黑龙江省农村贫困地区发展研究中心、黑龙江省乳品工业技术开发中心、黑龙江省优势农产品生产与加工研发平台[13]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乳品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大豆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寒地粮食作物种质创新与生理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4]

农业部重点实验室:农业部东北大豆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农业部东北地区园艺作物生物学与种质创制重点实验室、农业部鸡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农业部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重点实验室

农业部区域试验站:农业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国家级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站

农业部农业科学观测实验站:农业部东北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观测实验站、农业部东北地区作物栽培科学观测实验站、农业部动物疫病病原生物学东北科学观测实验站

省级重点实验室:黑龙江省大豆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重点实验室、北方寒地现代农业装备技术重点实验室、省重点实验室动物疾病防控技术与制剂创制、北方寒地园艺作物遗传育种与设施栽培重点实验室、牧草种质资源与育种重点实验室、小浆果种质创新与利用重点实验室、高寒地区设施园艺重点实验室、实验动物比较医学重点实验室、动物源性人兽共患病监控重点实验室、北方寒地农作物有害生物绿色防控重点实验室、寒地农业可再生资源利用技术与装备重点实验室、寒地风景园林植物与应用重点实验室

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重点实验室、饲料营养重点实验室、生物乳业重点实验室、动物群发性疾病监测和防治重点实验室、农业工程重点实验室、寒地作物品种改良与生理生态重点实验室、节水农业重点实验室、寒地黑土利用与保护重点实验室、寒地蔬菜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农业生物功能基因重点实验室、大豆生物学重点实验室[15]

东北农业大学研究成果

截至2019年3月,学校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50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奖、发明奖和科技进步奖32项。[2]

国家级科研获奖
项目名称时间获奖种类及等级备注
奶牛饲料高效利用及精准饲养技术创建与应用2014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第四完成单位
大豆精深加工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2011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玉米高产高效生产理论及技术体系研究与应用2011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五完成单位
大豆磷脂关键技术与产业化开发2010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三完成单位
功能性益生乳酸菌高效筛选及应用关键技术2009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第三完成单位
番茄优质多抗丰产新品种选育及高效育种技术研究2005国家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松嫩-三江平原中低产田治理和区域农业综合发展技术研究与示范2004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第三完成单位[16]

东北农业大学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据2014年7月学校图书馆官网数据显示,图书馆有各类文献资源200余万册,其中印刷版文献140余万册,电子图书66万余册。印刷本文献中含中外文图书近120万册,中外文学术期刊及报纸20余万册,中外文数据库20个。现订阅中外文学术期刊刊及报纸2000余种。馆藏中有文渊阁版《四库全书》一套,《续修四库全书》一套。

学术期刊

截至2019年3月,学校主办期刊《东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东北农业大学学报(英文版)》《中国马铃薯》《饲料博览》《中国乳品工业》《乳品与人类》《农业经济与管理》《大豆科技》。[2]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版)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农业核心期刊、中国核心学术期刊,并被cabi、ca、cscd等国内外数据库收录,曾获全国高校自然科学学报优秀期刊、全国优秀农业期刊、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优秀期刊等奖项。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入选中国核心学术期刊(rccse),曾被评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学会优秀学报。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英文版》入选ca、cabi、csa、ic等数据库,2011年起进入爱思唯尔(elsevier)公司science direct在线出版传播平台。

《农业经济与管理》原为1982年创刊的《渔业经济研究》,由东北农业大学主管、主办。

《中国马铃薯》1由东北农业大学主管,东北农业大学和中国作物学会马铃薯专业委员会共同主办,是中国唯一的马铃薯专业学术期刊,曾被评为全国优秀农业期刊。

《饲料博览》由东北农业大学主管、主办,黑龙江省饲料工业协会协办。入选中国农业核心期刊,曾被评为全国优秀科技期刊。

《大豆科技》由东北农业大学主管,国家大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办,中国作物学会大豆专业委员会、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大豆食品分会协办,曾被评为中国北方优秀期刊。[17]

东北农业大学文化传统

东北农业大学学校标识

校名

校名

校名标准字选用“书圣”王羲之的字体。来源于《王羲之行书字典》(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88年9月,第一版)。[18]

校徽

东北农业大学校徽

学校标识图案为印章型。核心图案是英文字母“a”、阿拉伯数字“1948”和环绕开放圆弧;辅助校牌标准字体“东北农业大学”和英文全称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外环绕圆弧构成完整的印章型标识完整图案。

英文字母“a”:是英文字母“n”、“e”、“u”的变形构成英文字母“a”,总体是学校英文全称缩写“neau”的变形表达。

1948:是学校的建校时间。

整体寓意:表达学校是一所以农科为主,追求一流的办学理想和开放式的办学理念。[18]

校旗

学校的校旗主色调为绿色,以橄榄枝托起学校标志核心图案。[19]

东北农业大学精神文化

校训

博学笃行,明德亲民

“博学笃行”出自《礼记·中庸》。是指以渊博和诚笃为指标的学行态度,可视为对人“才”的要求。

明德亲民是指要注重思想品德的完善、人文素养的汲取,注重国家发展、民族兴衰、个人责任,注重修身正己。关注民生,具有强烈的服务国家和人民的责任感。[20]

东农精神

艰苦奋斗,自强不息

校庆日

学校的校庆日为9月15日。[19]

校歌

《东农之歌》

东农东农,你诞生在共和国的黎明之前

东农东农,辉煌与磨难造就你凤凰涅盘

如今满园的绿色,蕴藏着师生绿色的梦幻

放眼校园的繁花,绽放着服务三农的心愿

一千次播种就有一千次丰收

一万次采撷就有一万次灿烂

东农东农我们的成长摇篮

东农东农我们的精神家园

东农东农,你为祖国农业书写精彩华章

东农东农,改革和发展推动你在创新篇

遥望希望的田野,鼓荡着新一代希望的云帆

身在火红的时代,散发着东农人火红的诺言

一千次机遇就有一千次挑战

一万次超越就有一万次凯旋

东农东农我们的成长摇篮

东农东农我们的精神家园

东农东农我们的精神家园[18]

校歌

相信自己能做到比努力本身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