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犁师范学院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毕业证书|样本图片由教育部统一印制发放给各个大学,伊犁师范学院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毕业证书|样本历届毕业证样本由高中生受益网搜集整理发布,样本图片有多处防伪标识。如需查看模板请点击大学毕业证样本希望对您有所帮助。伊犁师范学院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phys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物理学院)是在1981年成立的物理系,以及2003年成立的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的基础上于2011年组建而成。物理学院自成立以来,共有本专科毕业生2345人,硕士研究生23人。全院现有物理学、应用物理学两个本科专业共15个班,在校学生人数为600人,在校研究生28人。。。。时 间
2011年
地 区
伊犁。。伊犁师范学院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phys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物理学院)是在1981年成立的物理系,以及2003年成立的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的基础上于2011年组建而成。
物理学院自成立以来,共有本专科毕业生2345人,硕士研究生23人。全院现有物理学、应用物理学两个本科专业共15个班,在校学生人数为600人,在校研究生28人。
物理学院现有教职工34人,专任教师28人。其中硕士生导师3人,教授2人,副教授9人(含高级实验师),讲师(包含实验师)14人,助教3人。教师中博士(含在读)9人,硕士11人。教师中有4人曾在西班牙、日本、比利时、德国等国留学学习。
经过30余年的办学,特别是自2005年以来借助南京大学等高校的学科对口援建,物理学院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目前拥有自治区凝聚态物理重点学科、物理学硕士点、自治区大学物理教学团队、自治区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示范基地(凝聚态物理和光学)、应用物理学自治区重点产业紧缺人才专业和伊犁师范学院与南京大学联办应用物理学专业-凝聚态物理方向一批次重点本科等教学与科研的学科队伍,拥有新疆凝聚态相变与微结构自治区重点实验室、新疆碳化硅复合陶瓷工程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自治区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院士工作站等实践教学、科技创新和服务区域重点产业发展的科技平台,是本科教育和研究生培养并存、教学教研与科技创新并重、基础研究与应用开发相结合,在新疆高校物理学中处于领先行列的教学研究型院系。[1]
伊犁师范学院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专业介绍
应用物理学(凝聚态物理方向)
应用物理学专业是隶属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的自治区重点产业紧缺人才专业。2011年起招收与南京大学联合培养应用物理学(凝聚态物理方向)的本科生。
伊犁师范学院凝聚态物理学科的建设起步于2000年,特别是自2005年以来,借助南京大学的学科对口援建契机,我院凝聚态物理学科取得了长足发展。为进一步巩固和壮大学科对口支援工作的成果,两校在认真总结南京大学“十一五”期间对口支援工作取得的成效和经验的基础上,决定在“十二五”期间对口支援工作的主要目标之一是通过联合培养应用物理学(凝聚态物理方向)本科生,促进我院教育教学改革,提升我院的人才培养质量。
物理学
物理学专业是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的传统师范类专业,开设于1981年,已经成为伊犁师范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科研成果突出,学生就业率高的专业。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物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及实验技能,掌握教师教育的基本理论、方法、技能,具备进行科学研究初步能力的高素质物理教师,能够胜任中等学校物理教学、教育研究和教育管理工作。
伊犁师范学院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硕士点
光学
研究方向:光学功能材料设计与相关机理;光谱学及相关谱学
特色简介:
光学功能材料设计是目前光学研究中最为活跃,也是最富有成果的研究领域。新疆是世界上金属氧化物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这为本学科方向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优势和广阔的应用前景。借助与南京大学物理学院光学学科长期、紧密的共建合作关系,本学科方向形成了抗疲劳与自恢复线性和非线性光学材料设计与相关机理研究、基于光学立体轮廓测量与表面缺陷探测等特色研究领域。
结合新疆相关资源设计与合成新型光学功能材料。本研究方向结合新疆丰富的金属氧化物和稀土等资源,开展了线性、非线性光学和荧光材料的计算机材料辅助设计及合成,为新疆相关资源的光学功能材料开发与利用提供材料、理论和技术指导。
新型光学功能材料的相关机理研究。本研究方向结合上述光学功能材料的特殊光学性能及抗疲劳与自恢复的相关机制等研究。[2]
凝聚态物理
研究方向:凝聚态相变、微结构及其动力学;新型凝聚态功能材料设计
特色简介:
1.紧扣学科发展热点和前沿。
本学科在玻璃化转变的实验、模型、机制及检测方法,以及固体材料裂纹产生及愈合的检测方法、机理等基础研究方面做出了具有特色的工作,其中,玻璃化转变研究是凝聚态物理的核心问题之一,裂纹产生及愈合机理研究是凝聚态物理中的热点研究之一。
2.立足新疆资源,服务当地经济发展。
本学科研究针对新疆丰富的矿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有目标地探索具有潜在应用价值的凝聚态功能材料设计的新途径、性能及其应用,包括:铁电功能材料设计与应用;抗疲劳与自愈合材料设计与应用;自组装材料设计与应用;纳米材料设计与应用;碳化硅衍生物设计与应用;相关材料的计算机辅助设计等。
3.秉承自身的学科特质,特别注重理论和应用的结合。
本学科利用在材料设计与相关微观机理研究的特色与优势,与从事碳化硅衍生物、镁合金和水泥材料开发与应用、矿物分析的公司,从事硅锰和硅铁系列合金材料开发与应用的公司等企业开展了广泛深入的合作,奠定了理论与实践、研究与开发、生产与教学相互促进的学科发展平台,形成了密切的校企合作、产学研一体化的学科发展路径。
4.注重学科交叉,发挥学科优势互补。
本学科以新疆凝聚态相变与微结构重点实验室为平台,与本校化学学科形成了扎实具体的学科交叉,具体为通过合成化学在材料制备领域的理论和方法,进行新型凝聚态功能材料的设计与开发。[3]
培养平台
1.凝聚态物理与材料设计研究所(与南京大学共建)
2005年,借助南京大学与伊犁师范学院对口援建契机,给予凝聚态物理学科特点,根据新疆高校学科布局,依托南京大学物理学院对口援建学科特色,结合新疆矿产资源优势,伊犁师范学院与南京大学于2008年7月揭牌成立了“凝聚态物理与材料设计研究所”。该研究所现有大型精密仪器设备20余套,总资产1000余万元,实验室面积约1000平方米。该研究所主要围绕凝聚态物理研究与新型功能材料社,尤其是结合丰富的矿物和能源优势,进行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并与相关企业、院所开展合作与交流,为区域新型工业化发展提供智力、技术和人才服务,同时为研究生教育提供平台。
2.新疆凝聚态相变与微结构自治区实验室
新疆凝聚态相变与微结构实验室是基于凝聚态物理与材料设计研究所相应的研究方向和装备体系凝炼而成,于2009年4月获得自治区批准,是自治区重大科技开放平台。
研究方向-1:凝聚态相变与微结构。主要研究内容:1)玻璃化转变机制;2)固体材料中裂纹产生与愈合机制。
研究方向-2:凝聚态功能材料设计与应用。主要研究内容:1)铁电功能材料设计与应用;2)抗疲劳与自愈合材料设计与应用;3)碳化硅衍生物设计与应用。
研究方向-3:计算凝聚态。
主要研究内容:1)物理模型的计算机求解;2)计算机材料设计。
3.凝聚态物理自治区重点学科
凝聚态物理学史研究固体和液体结构与性能的科学。我院该学科的建设起步于2002年,特别是2005年以来,通过与南京大学物理学院凝聚态物理学科方向的共建合作,学科的综合实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于2010年获批自治区重点学科,成为伊犁师范学院实施“人才离校、特色兴校、科研强校”战略的支柱之一。
4.新疆碳化硅复合陶瓷自治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新疆碳化硅复合陶瓷自治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基于凝聚态物理与材料设计研究所相应的研究方向、装备体系和区域碳化硅产业优势,与区域碳化硅生产企业合作建成,是自治区碳化硅行业的重大研发基地。
研究方向-1:新型耐高温碳化硅复合结构陶瓷及相关工艺技术
研究方向-2:新型碳化硅复合陶瓷加热元件及相关工艺技术研究
5.自治区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示范基地(凝聚态物理和光学)
示范基地是本院物理学硕士点与一些企业共建,于2011年获得自治区批准。该示范基地的建设,将在形成产学研密切合作的研究生培养与科技开发创新模式与机制的基础上,搭建硕士点与区域行业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的合作平台,提升研究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增强本硕士点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能力。[4]
伊犁师范学院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学院历史
物理系1981年6月组建,1982年招收首批物理教育专业本科生。1987年,经教育部批准物理学本科专业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
2001年和2002年申报电子信息与技术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并获得批准,分别于2002年和2003年招收本科生,2003年3月物理系组建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
2010年应用物理学获批并于当年招收本科生,2011年该专业被自治区评定为重点产业紧缺人才专业,应用物理学(凝聚态物理)专业被列入本科一批次招生。
2011年4月,由于专业调整,电子信息与技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从物理学院分离,成立了新的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2006年1月物理学院光学方向经国务院学位办批准为硕士授权点,并于2007年招生,2010年获批物理学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2012年在凝聚态物理、光学、无线电物理三个专业方向招生。
2006年5月由南京大学与伊犁师范学院共建的“凝聚态与材料设计研究所”正式成立,次年,物理学院依托该研究所建成“凝聚态相变与微结构”校级重点建设实验室。通过近几年的努力,该学科方向在玻璃化转变的微观模型及唯象理论研究,玻璃材料中裂纹愈合规律及其与玻璃化转变的关系研究,液态力学谱测量的新方法研究等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研究所下设的7个实验室设备总价值已超过1000万元,2009年“凝聚态相变与微结构实验室”被认定为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重点学科发展带动物理学院的学科专业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展,2010年物理学院开始招收应用物理学本科专业。
2007年以来,物理学院每年科研经费均突破100万元,在学校的整体科研工作中开始处于领先地位。
近几年,物理学院的教师已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教育部科技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11项,其他项目30余项,项目总经费达650余万元;教师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学术和教研论文300余篇,其中被sci、ei和istp等三大检索论文收录50余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3项。
特别是以重点实验室建设为平台的科研工作发挥龙头作用,很快取得突破,使物理学院的科研创新能力明显提升,科研经费大幅度增加,在自治区的影响力迅速提高,2008年底,物理学院被自治区物理学会增补为副理事长单位,《大学物理学》课程获得自治区精品课程,大学物理学教学团队获得自治区级教学团队,大学物理实验室荣获自治区“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2010年,凝聚态物理学科获得自治区重点学科。
2011年自治区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示范基地、新疆碳化硅复合陶瓷自治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获得批准。[5]
伊犁师范学院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获奖情况
自治区、自治州级:
2012 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先进集体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2011 教育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2009 教育系统先进集体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2009 第十届自然科学优秀科技论文一等奖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2004至2006 教学成果二等奖1次,三等奖2次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2011 教育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2006 先进班集体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院级:
2007至2011 连续五年考核优秀单位 伊犁师范学院
2011 先进基层党组织 伊犁师范学院
2011 科研工作先进单位 伊犁师范学院
2011 先进基层工会 伊犁师范学院
2010 先进基层党组织 伊犁师范学院
2010 先进基层工会 伊犁师范学院
2010 “两争一树”先进集体 伊犁师范学院
2009 先进集体 伊犁师范学院
2009 先进基层工会 伊犁师范学院
2009 学风建设先进集体 伊犁师范学院
2009 大学生科技创新优秀组织奖 伊犁师范学院
2008 科研工作先进单位 伊犁师范学院
2008 “两争一树”先进集体 伊犁师范学院